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各多少篇)

chun3653周前 (08-20)诗词名句9

这句话的意思是: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大小戴:指西汉经学家戴德和他的侄戴圣。戴德选取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著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后戴圣加以删减,编成《小戴礼记》四十九篇,即《礼记》。

分官设职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六官即六卿,包含了天官(吏部大冢宰)、地官(户部大司徒)、春官(礼部大宗伯)、夏官(兵部大司马)、秋官(刑部大司寇)、冬官(工部大司空),分属于天子之下,各司其职管理国家大事,为后世保存了良好的政治典范。

这句话的意思为:吃草的善于走动但是愚钝,吃肉的勇敢而强悍,吃五谷的聪明灵巧,练气的神明长寿。

出处:西汉·戴德《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

白话释义:吃草的善于走动但是愚钝,吃肉的勇敢而强悍,吃五谷的聪明灵巧,练气功的眼明长寿,什么都不吃的那是不死的神仙。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大戴礼记》由戴德(公元前一世纪)而得名,戴德是后仓(公元前70年在世)的四位弟子之一、后仓在公元前一世纪创立了立于学官的《仪礼》传授学派。

可是,看上去《大戴礼记》与戴德的关系似乎只不过是为它找到了一个令人起敬的出处。

和某些传统记载相矛盾的是,没有任何同时代的证据能够表明西汉的礼学家与它的编纂有任何关系,或者说《大戴礼记》是《礼记》的一个更早的校订本。

再者,《大戴礼记》也未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因此,二世纪以前它是否已单独成书这的确令人怀疑。

原文:“食谷者则有智而劳神,食草者则愚痴而多力,食肉者则勇猛而多辰”。

意思是:以谷类为主食的人,比较有智慧,一般从事脑力劳动;以草类、野菜为主食的人,智力比较差,一般从事体力劳动;以肉为主食的人,比较勇敢,长寿。原文是:食谷者智慧而夭,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勇敢而悍。白话文就是:以五谷杂粮包括各种米、豆除精米(白大米等去壳米)为主食的人充满智慧且外貌美丽。以草为主食生吃的人不知疲惫能跑过马,但没有以五谷杂粮为主食的人有智慧。以肉类等动物性食物为主食的人没智慧易冲动不怕死。所以古代兵以肉食为主。

相关文章

登黄鹤楼是谁写的(登黄鹤楼谁写的最好)

登黄鹤楼并非王安石所写。北宋张咏等写有登黄鹤楼诗。如:重重轩槛与云平,一度登临万想生。黄鹤信稀烟树老,碧云魂乱晚风清。何年紫陌红尘息,终日空江白浪声。莫道安邦是高致,此身终约到蓬瀛。昔人已乘黄鹤去,此...

黄鹤楼古诗文网(黄鹤楼古诗百度百科)

《黄鹤楼》不是王维的作品,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

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下一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后面的一句是什么)

后面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诗作《游山西村》。这两句诗极富哲理,是中国诗歌海洋里的上乘佳句,历来被人们记忆和运用。整首诗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

元日古诗_元日古诗的解释

《元日》这首诗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政治家写诗意义深远,我们学习古诗不仅仅看字面上的意思。写作背景:王安石刚拜相,想推行新政,施展他的政治抱负,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给自己描绘了美好的前景“千门万户瞳...

江南逢李龟年中心思想(江南逢李龟年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的中心思想:用美景反衬年迈风烛的凄凉,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之情以及诗人与李龟年彼此的飘零之感。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思是“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努力寻找心中的太阳。”出自屈原《离骚》第97句。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现在一般引申为:不失时机地去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