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三年级原文_司马光三年级原文翻译
原文: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男,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司马光砸缸佚名 〔宋代〕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圆木警枕 出处 宋· 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司马光为了使自己晚上也能坚持读书,就把枕头放在一边,让人给他做了一个圆木枕,这样睡觉时只要头一转,就会掉下了,这样就会醒来读书,就这样,司马光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学业不断长进,事业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死后被追封为太史温公。“温公警枕”的故事也就成为后人勤奋学习的好例子~
“群儿戏于庭”的停顿是“群儿/戏于庭”。
出处:宋代佚名《司马光砸缸》
原文: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