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翻译_论语翻译及原文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注释、翻译:
【原文】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能经常践习,不是很高兴吗?能有共同志向的知心友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理解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也是君子吗?”
出自:《论语泰伯》。 意思是: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原句: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
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
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论语泰伯篇》中。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在这章经文中,孔子认为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一定要有坚定的信仰,然后根据社会环境发挥自己的作用。时代环境允许,就出来兼济天下,社会动荡,则保全性命,等待时机。这段话很好地反映了儒家的进退取舍思想。
这章经文中的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这个道是指政治清明,政治环境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