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_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著名的诗歌,原文如下:
夜泊牛渚怀古
塞上江南大道,交通方盛时。
铜瓶乍破水漫溢,酒肠难绝泪纵横。
野棠千树疏翠,乱蝶窈窕银花。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译文如下:
夜晚停船在牛渚,我怀念古时候的景象。
当时塞北和江南,交通畅达,热闹非凡。
铜瓶突然破裂,水涌出来泛滥一地,
喝醉的人难以止泪,泪水横流。
千树野棠翠绿稀疏,飞舞的蝴蝶在银花间婀娜起舞。
仔细一看,花瓣不是杨花,而是满是别离的泪水。
这首诗以承天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夜晚停船在牛渚,怀古追思的场景。白居易通过塞北和江南的交通繁荣,铜瓶破裂、泪水横流等形象,表达了他对过去时代兴旺繁荣的向往和思念之情。诗中描绘的野棠花和蝴蝶,象征着爱情和美好,而泪水则象征着离别和悲伤,使诗歌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