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何人不起故园情_何人不起故园情是什么意思

chun3654周前 (08-20)诗词名句10

最是这首诗《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最让我欣赏的就是最后一句“何人不起故园情”。尤其是在远离家乡后,对于这句诗的理解就又深了一层。远离家乡,哪怕是最普通的节日,内心也会生出浓浓的思乡之愁,人言落日即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故乡的一草一木,都在此刻清晰的出现在眼前。

走过了壮美的名山大川,见过了世上的风土人情,但无法忘却的是最淳朴的家乡。

在这样的夜里,听到有人用笛吹奏着“折杨柳”的曲子,那充满伤感、思念的声音,又有谁听了不会油然兴起怀乡之情呢?沦落异乡的浪子,原本就思念故园,何况又在寂寞的深夜里,听到伤感的曲调,自然更加深了怀乡情愁。



  更多赏析: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好象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相关文章

咏怀古迹其三_咏怀古迹其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第三首诗因昭君村而哀叹其人的遭遇。诗人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于是借咏昭君村、怀...

七言绝句_七言绝句圣手是谁

书愤 [宋]陆游昌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

席慕容的诗_席慕容的诗楼兰新娘

席慕容台湾女诗人(1943- ),出版的诗集有《七里香》(1981)、《无怨的青春》(1982)、《时光九篇》(1987)等。一棵开花的树 七里香 山路 出塞曲 抉择 初相遇 雨中的了悟 青春 信仰...

李白唐诗十首(李白唐诗十首巅峰之作)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给后人留下许多优秀的诗歌,现在我给大家分享十首: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

成语接龙大全四字成语(成语接龙大全四字成语游戏)

铺天盖地→地久天长→长年累月→月下老人→人仰马翻→翻天覆地哄堂大笑→笑逐颜开→开天辟地→地大物博→博大精深→深入浅出马到成功→功败垂成→成败论人→人仰马翻→翻天覆地→地大物博流连忘返→返老还童→童牛角...

简短的高级情话_生日简短的高级情话

高级情话短句: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这句话既有诺言,又有白头到老的决心,没有一个“爱”以,却句句表达爱意。1. 你的微笑是我每天的阳光,让我感受到无尽的温暖和幸福。2. 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