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望洞庭)

chun3654周前 (08-20)诗词名句10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这三首诗分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还有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以及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这三首古诗的学习,主要是引导孩子们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我们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去诗中感受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吧;让我们去诗中观赏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吧;让我们去诗中月夜遥望千里洞庭,感受。湖光山色尽收在眼底吧。


大家一起跟随读老师的脚步,学习这三首古诗。


一、学习目标


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明确了本课的目标,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三首古诗吧。


1.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洌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教材分析


语文书74页、75页这三首古诗,我们分开来看,首先看第1首《望天门山》,诗中描绘的是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


诗中一个“望”字统领下文,天门山的山形和长江的水色融为一体,壮丽的景象就好像展现在眼前一样。


《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前两句是写景,分别写了晴天时和雨天时西湖的样子。


是的,后两句与前两句相互照应,用绝色的美人来比喻西湖。可能在作者的眼里,西湖就像西施一样,无论是淡妆还是盛装打扮,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非常的美,美不胜收。


《望洞庭》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地描写,把色调和谐淡雅无比的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诗歌也是从一个“望”字入手,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之美。


三、古诗的学习


1.古诗《望天门山》


同学们理解一首古诗,首先熟读这首诗,然后联系上下文内容,借助注释和插图试着翻译。


注释中“天门山”指的是今天的安徽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东梁山在今天的芜湖市,西梁山在今天

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册全部古诗(八年级下册全部古诗)

1、《野望》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每一棵树都凋谢枯...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_劝学原文及翻译

《赤壁赋》【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

古代爱国诗词_古代爱国诗词名句

古代爱国诗词_古代爱国诗词名句

1、《从军行》王昌龄(唐)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过零丁洋》文天祥(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

清明节的来历简介20字左右(清明节来历20字 简介)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

天净沙秋思情感(天净沙秋思情感主旨)

天净沙秋思情感(天净沙秋思情感主旨)

表达了作者身为一个长期流落异乡人的悲哀。前三行都是由名词短语组成的。列出了九种风景,简单而有意义。“断肠”这个词是诗歌的眼睛。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歌致力于事物,通过许多自然景色和深秋色彩的...

简短的高级情话_生日简短的高级情话

高级情话短句: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这句话既有诺言,又有白头到老的决心,没有一个“爱”以,却句句表达爱意。1. 你的微笑是我每天的阳光,让我感受到无尽的温暖和幸福。2. 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