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谁的诗句_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
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原句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荒凉寂寞的景象。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全诗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王之涣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注释: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 王之涣写的。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千百年来,位于甘肃敦煌以西的玉门关、阳关一直被文人墨客所偏爱。在玉门关与阳关附近,汉长城逶迤于戈壁莽野之中。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诗句出自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 凉州词?之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凉州词?之一》是作者王之涣初到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看到黄河、西北边城的辽阔景色,有感而发,描写守护边疆的官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王之涣辞官,过了十五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十五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至二十九年(741)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