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寺后禅院_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
是唐代常建写的一首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不是游。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都寂 一作:俱寂;但余 一作:惟余)
这是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 ,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界中所独有的静趣。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题壁诗作,曾入选《唐诗三百首》,该诗现存有5个版本,具体创作时间不明,只知是诗人仕途不得意游山时所留,诗中所写的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始建于南朝,到唐代已属古寺。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不仅写出了佛教寺院的幽静环境,也写出了诗人的淡泊情志。
“万籁俱寂,余钟磬音”可以看出来,诗人写此诗除了要表现寺院附近的山景外,更想表现古寺之静;写古寺之静,为的是想表现自己的心之静。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题破山寺后禅院》由常建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