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抒情诗句_抒情诗句15篇

chun3652个月前 (08-20)诗词名句24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天下最令人伤心的地方,莫过于送别之地劳劳亭。春风不理解离别的愁苦,不使柳条换新绿。

《宿巫山下》 ——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昨夜宿居在巫山下,睡梦中猿啼声长鸣不绝。桃花盛开,碧绿的流水高涨,阳春三月前往瞿塘。春风带来细雨,南行沾湿楚王的衣裳。站在高丘怀念宋玉,造访古迹令我热泪盈眶。

《春庄》 ——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山中有铺满兰叶的小路,城外有种满桃李的小园。怎会知人间的清静,觉察不到喧哗的鸟叫声。

《水仙子·游越福王府》 ——乔吉

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恨兴亡怒煞些鸣蛙。铺锦池埋荒甃,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笙歌梦在长满蒺藜的沙砾前戛然而止,罗绮留有余香,野菜花遍地盛开。云层交织重叠,古树树梢的夕阳缓缓西下,燕子不再飞入王谢两家。我怅恨历代的兴亡,却因听到蛙叫声而惊讶不已。铺锦池被埋没在断井颓垣之下,流杯亭如今堆砌着残砖破瓦,哪里还有繁华?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月亮初升秋露微凉,虽已觉察到罗衣的轻薄却未曾换衣。漫长的夜里频频弹拨银弦,心怯室内的空荡而不忍回。

秋宵月下有怀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译文

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

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相隔遥远。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

注释

①沾:润湿。

②栖:栖息。

③帘:即竹帘,可以卷起,故称卷帘。

④ 杵(chǔ):春米、捣衣用的棒槌。此用作动词,指捣衣。

⑤佳期:原指与佳人相约会,后泛指欢聚之日。

⑥望望:望了又望。

⑦伫立:久久站立。

春庄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译文

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

只是没有人间的清静,没有听到鸟儿的啼叫之声。

一、曹植《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要曹植在七步内作成一首诗,明显是借此迫害他。曹植心里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在诗里借咏“萁豆相煎”暗喻曹丕加害于自己。最后两句,表面是感叹豆萁煎豆太不应该,其用心是希望曹丕生出怜悯之情。据说曹丕看了这首诗,面上露出惭愧之色,打消了杀害曹植的念头。

二、陆凯《赠范晔诗》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与范晔交情很好,但一在江南,一在长安,无法会面。恰巧有驿使要传递公文去长安,陆凯便托他捎上一枝梅花连同这首诗赠给范晔,借此表达自己对于友人的不尽思念和美好祝愿。诗写得自然清淡,感情真挚。

三、孔绍安《落叶》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诗的前两句以早秋落叶的飘零比喻游子的浪迹天涯;后两句用拟人手法,说落叶留恋故林,寄托自己思念故乡的惓惓深情。全诗紧扣落叶着墨,即景生情,寓托自然。

四、虞世南《蝉》

垂纟委饮清露,流响入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中蝉的形象十分清高。它身居高处,吸饮的是不染纤尘的清露,又能不依靠外力而把自己的声音传向远方。诗人以赞颂的笔调写蝉,也隐隐流露出他的人生哲学:一个人只要立身高洁,又有真才实学,就毋须外界揄扬,自能声名远播。

五、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前两句诗展示了边地苍莽雄浑的风光,后两句诗用隐喻象征手法,说玉门关外没有春风,是怨怪朝廷对边关将士不关心,不给予温暖。此诗写景气象壮阔,运思独特新颖,在表达对远征士兵的深切同情时,则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六、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首句写春眠初醒的感觉,二、三句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鸟啼声和风雨声,末句写心中之想,由风雨声想到花落,抒发爱春、惜春的感情。诗的语言明白如话,意蕴丰厚,表现了诗人对好景不长的无限留恋和惆怅。

七、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前两句交代送别的地点、时令及行人的去向,暗含对朋友的羡慕;后两句着力描写诗人送别时所见到的江上景象,含蓄而生动地表达了对朋友的依恋深情。此诗境界阔远,饶有神韵。

八、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的首句描写白帝城的高耸,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伏笔。次句用“千里”和“一日”作悬殊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船行之速的痛快感受。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以轻舟瞬息千里的速度衬托遇赦获归时的欢愉心情。全诗气势奔放,笔调轻快。

九、张旭《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似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客人想走,主人挽留,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诗人不是用一般的客套话去挽留,而是针对客人的心理,用春山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巧妙地诱导客人留下来。此诗把写景、抒情、说理融在一起,婉转跌宕,语浅情深。

十、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是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所作。诗中铺排描写了四种景象:黄莺在青翠的柳树丛中鸣叫,白鹭向万里碧空飞去,西岭上积聚着千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浣花溪中停泊着即将起航的万里行船。这些景象构成了一幅明丽清新、层次分明的图画,寄托了诗人欢悦轻快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章

登黄鹤楼是谁写的(登黄鹤楼谁写的最好)

登黄鹤楼并非王安石所写。北宋张咏等写有登黄鹤楼诗。如:重重轩槛与云平,一度登临万想生。黄鹤信稀烟树老,碧云魂乱晚风清。何年紫陌红尘息,终日空江白浪声。莫道安邦是高致,此身终约到蓬瀛。昔人已乘黄鹤去,此...

冬天的诗句 古诗_冬天的诗句 古诗大全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

七年级课文春朱自清原文(七年级语文上册朱自清的春)

《春》初一课文原文《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全文如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歌曲完整版)

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歌曲完整版)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春天,同年4月13日首演于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由邬祈零指导)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其在艺术上有着很...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_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我家用的是(中山大学出版社)《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我自认为这本书字体大,解释比较清楚,容易理解,光谷书城有卖,是黄色的底面,丁波主编。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

但是龙城_但是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有像李广这样骁勇善战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