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_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什么机构
出处: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意思是: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出处: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一句中国成语
意思是在战乱期间,连续三月都在烽火中生活,与家人相失相隔,而一封家书的价值抵得上千金。
这句成语反映了战乱时期人们生存的苦难和与家人、亲友的遥远距离,同时也表现了家人之间的思念、亲情和珍贵友情的价值。
出自杜甫的五言律诗《春望》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背景: 杜甫被俘的至德二年(757)春,杜甫在长安眺望美好的春色又降临到满目残败的京城,伤时感乱,忧国思家,写下了这首五律名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