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三峡大坝图片 全景图(三峡大坝图片风景区)

chun3652个月前 (08-20)诗词名句25

三峡大坝是中国人的骄傲,全世界的骄傲,它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曾几何,我们的三峡大坝是那么的宏伟壮观,它的建成,弥补了我国自建国以来在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当中的一次史无前例的辉煌。我国作为全世界的农业大国,它所承载的使命是无法比拟的,同时也是全球最安全的水利枢纽工程项目。

三峡大坝全景是很安全的,因为用的钢材水泥是最好的

是经过专家,多方论证得出的、远景的、适用的安全图。

三峡大坝全景图十分安全!体现科技的力量!

三峡大坝是世界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也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之一。位于宜昌市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千米,占地面积15.28平方千米。拥有展览馆、坛子岭园区、185园区、近坝园区及截流纪念园5个园区。三峡大坝旅游区全方位展示波澜壮阔、雷霆万钧的工程、水利文化。

三峡大坝有哪些景点:主要有3大景点:坛子岭、185平台、截流纪念园。其它有西陵长江大桥、双线五级船闸、大坝公园等。游客可以在大坝观平湖风光、泄洪等。

三峡大坝旅游区景点介绍:

1、坛子岭

三峡大坝坛子岭景区因坛子岭因外形象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这里海拔262.48米是工地的制高点,也是观赏工程全景的位置,整个园区以高度的递增从上至下分为三层,主要由模型展示厅、万年江底石、大江截流石、坝址基石、银版天书及坛子岭观景台等景观,还有壮观的喷泉、秀美的瀑布、蜿蜒的溪水、翠绿的草坪贯穿其间,放眼望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乐园。景区综合展现了源远流长的文化,表达了人水合一、化水为利、人定胜天的鲜明主题。登上坛子岭的顶部观景台,可俯瞰坝区的施工全貌,饱览西陵峡黄牛岩的秀丽风光和秭归新县城的远景。  

2、185观景平台

位于坝顶公路的左岸端口处(长江北岸),因为海拔185米而得名。当你来到观景平台时,可以近距离的、用几乎平视的角度观看三峡大坝,感受大坝雄姿,同时领略大坝上游宽阔的水面。

3、截流纪念园

背倚青山,面朝大坝,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巍巍大坝的雄伟壮阔,及大坝泄洪时的荡气回肠,使这里成为了与大坝全景留念的绝佳场所。旅游景点黄陵庙看点有哪些?这是我国原始农耕文化重要内容---黄牛崇拜的宝贵遗存;是我国汉代以前即有的祭祀“山川神主”、“江神”大禹的重要处所;是自古以来记载川江水患及治水的立体通史;是1000多年来骚人墨客吟写三峡大坝的诗文宝库;是万里长江沿岸历史悠久、规模大、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落,其主殿禹王殿堪称明代中、后期我国重要的建筑艺术宝库。

    三峡大坝游览顺序:游客进入景区后,在“游客换乘中心”乘坐景区观光车,先游览坛子岭,再乘坐观光车来到185观景平台游玩。这里也是游客在景区内近距离拍摄坝体的绝佳地方。在这里游玩拍照留影后,游客可以再次乘坐观光车,前往长江南岸的截流纪念园游玩。

三峡主要看点如下:

1、润生源浮雕群

坛子岭四面是一组大型铜板浮雕。正面是三个雄壮的男性携

三峡大坝上游主要城市包括青海玉树、云南丽江、成都乐山、宜宾、泸州等。

相关文章

徐志摩的10首经典诗_徐志摩的10首经典诗图片

《再别康桥》《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

山海经原文全文(山海经原文全文阅读在线听)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

钗头凤_钗头凤陆游

原文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绵书难托。莫,莫,莫!译文 红润柔软的手...

云破月来花弄影全诗_云破月来花弄影全诗是什么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出自北宋词人张先的《天仙子》《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

诗歌朗诵 中华颂 _诗歌朗诵中华颂纯伴奏配乐成品

《中华颂》作者:王瑞 作曲:程远 李聪 朗诵:徐涛 李慧敏 齐诵:嘉兴市各行业人士 ――摘自《我们的节日?端午――中华长歌行》徐:有人问 哪里是你的家 我回答 向东方走 有...

昨夜雨疏风聚

昨夜雨疏风骤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并不是李煜的作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此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