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不识庐山真面目_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庐山指的是哪里

chun3654周前 (08-20)诗词名句7

因为身处庐山之中看不到全部,只能见到局部。诗人借此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苏轼这首诗《题西林壁》写于庐山。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历经磨难的苏轼在黄州躬耕东坡,变得旷达超脱,发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心情写照,后又写出了名作一词二赋。

转眼四年多过去了,苏轼接到诏令,命其移往汝州。离开黄州的苏轼并没有直接去往汝州,而是绕了一圈到江西探望弟弟苏辙,由此登上了庐山。对佛理精研的苏轼就写下了哲理诗《题西林壁》。

历经风雨的苏轼此时已洞察了人生和宇宙盛衰变迁的道理,此诗一方面感慨自己已跳出了人生的种种羁绊而更加旷达,另一方面也想告诉世人,只有从执念或惯常跳出来,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用原文中的说法,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就是说他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因为他身体处在庐山之中。用老话来说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好像扯得有点远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中文解释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出自】: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相关文章

励志古诗词名句(励志古诗词名句经典大全带解释)

这里有几句经典的励志古诗词名句:"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卫灵公》(孔子)"不悔梦归处,心似双丝网"——《菊花》(柳宗元)"为人性最高,仁者为天下贵"...

咏史诗汴水(咏史诗汴水胡曾的观点)

自从开凿了这条河,隋朝就一步步走向灭亡。(龙舟的)帆还没有落下战火已经燃起,从此再也没有乘坐龙舟的日子了.《咏史诗·汴水》唐代: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

董卿朗诵 初心 原文_董卿朗读初心原文

董卿朗诵《初心》原文(泰戈尔《梦想》)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愿是激流匆匆青春朗诵董卿人生有一首诗。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曾为伊。不忘初心,朗诵的时间加起来差不多6,爱情与理想我觉得先对理...

一棵开花的树赏析(《一棵开花的树》原文)

这首诗整个感情基调都是非常伤感的,前部分是写一份真挚热烈的相思,有一个傻傻的执着的女孩,她相信轮回,她愿意为了前世的情人忍受500年的等待,她的爱情那么纯真又义无反顾,直到“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太阳 艾青_我向太阳艾青

艾青诗选《太阳》抒发的情感:诗的第一、二节,写太阳到来时的悲壮场景值得注意的是:在艾青的感受世界里,太阳竟是从远古的墓茔、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穿过黑暗的年代滚来的,这暗示着光明诞生于黑暗和死亡。这和...

咏柳古诗_咏柳古诗几年级

古诗里咏柳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