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黄鹤楼》翻译(崔颢《黄鹤楼》翻译扩写)
一,全诗: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诗文解释
前人早已乘着黄鹤飞去,这里留下的只是那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飞去后就不再回还,千百年来只有白云悠悠飘拂。晴朗的汉江平原上,是一片片葱郁的树木和茂密的芳草,它们覆盖着鹦鹉洲。天色渐暗,放眼远望,何处是我的故乡?江上的烟波迷茫,使人生出无限的哀愁。
黄鹤楼
唐 ·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黄鹤楼》是唐朝诗人崔颢所作,以下是这首诗的注释: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1.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现已荡然无存。
2. 空余: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
3. 返:飞回来。
4. 白云:黄鹤楼在鄂州,它的北面是武昌,从那里可以看到漫天的白云。千载:千年。
5. 历历:指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
6.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附近。
7. 日暮:天色晚了。乡关:故乡。烟波江上:江面上的烟雾和波涛。
8. 使:让。愁:情感忧伤,心情抑郁(这里指思乡情怀)。
这首诗前四句表达了诗人对传说中的仙人已经离开黄鹤楼、只留下空空的黄鹤楼以及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感慨;中间四句描述了登楼远眺的景色和触景生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整首诗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黄鹤楼的雄伟壮观以及登临所引发的思乡之情,意境开阔,情感真挚。
《黄鹤楼》诗原文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
注释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王子安,相传仙人王子安曾经乘坐黄鹤到此。[5]
黄鹤楼:吴黄武元年(222年),赤壁之战后,孙权修筑夏口城,城“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6]因高踞大江之上,可俯瞰滔滔而去的千里长江,所以是古人登临咏唱的胜地。[5]
晴川:指阳光照耀下的长江。[5]
历历:清清楚楚。[5]
汉阳:地名。[5]
萋萋:茂盛。[5]
鹦鹉洲:长江中的小绿洲,后来被淹没了。[5]
日暮:夜幕降临。[5]
乡关何处是:家乡在何方。[5]
烟波江上:轻烟薄雾,笼罩在长江之上。[5]
译文
传说中的仙人已驾着黄鹤离去了,这里只留下了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飞走了就不会再回来,只有天边的白云千百年一直在那里,飘飘悠悠,空阔辽远,阳光照在江边上,能把汉阳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长江中的鹦鹉洲,茂盛的青草遍布,暮色苍茫不知我的家乡在何方,江上烟波浩渺真是让人满怀悠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