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求生以成仁什么意思)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意思】: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评析】: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有志的仁义之士,没有为求生而伤害仁德的,只有牺牲自身来成就仁义的.意思是,志士仁人,不会为了求生损害仁,却能牺牲生命去成就仁。
“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 我们惯用“杀身成仁”这句话,就是出在《论语》这一篇,是孔子说的.这个仁在这里我们不作解释了,从上论一直讲下来,都是说“仁”是孔门学问的中心.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中心思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譬如有许多宗教家,有时碰到与他的信仰抵触的事,他宁可舍掉性命,所谓以身殉道.为卫道而死的,宗教徒中特别多,历史上的忠臣孝子,也就是这个观念,宁可牺牲,绝不为了生命而妨碍了自己的中心思想或信仰,宁可杀身以成仁.反面的意思,当然不会为了生命的安全,而去做违背仁义的事了.这就关系到个人的修养以及生命价值的看法了.此处的“仁”作“有道德”解释,那么这名话就很好理解了,凡有志气和有道德的人,没有哪个是为了求生而失德的,只有以生命来争取真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