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万里送行舟上一句(万里送行舟前半句)

chun3654周前 (08-20)诗词名句7

渡荆门送别

[ 唐 ]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 唐 ]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 唐 ]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出自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诗意: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这两句是说,可爱哪,故乡的水,怀着深厚的情意,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不说自己思乡,而言乡水有情,正意反写,言有尽而情无穷,更显出思乡之情深。构思别致,运笔巧妙。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句诗抒发了诗人热爱家乡,离开家乡时依依不舍之情。该句出自《渡荆门送别》,是唐代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浓浓的思乡之情。全诗原文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白话文释义: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

“山随平野尽”,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颈联两句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尾句写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

相关文章

有关中秋的诗词_有关中秋的诗词歌赋美文佳句

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唐 · 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重任千钧再奋蹄(重任千钧再出发)

任重道远,困难重重,要更加努力。此句一般用在文章标题中或者是文章开头,起总领全文的作用。此句运用对仗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征程万里”、“重任千钧”相对,指的是任务重大而用时漫长,“风正劲”指困难很多,情...

李白 男儿行 _男儿行译文

原文如下:       炎黄地,多豪杰,以一敌百人不怯(qiè)。人不怯,仇必雪,看我华夏男儿血。男儿血,自壮烈,豪气贯胸心如铁。手提黄金刀,身佩白玉珏(jué),饥啖(...

中秋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

好的,以下是描写中秋思念家人的诗句: 1.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3.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4.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

七年级课文春朱自清原文(七年级语文上册朱自清的春)

《春》初一课文原文《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全文如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歌颂祖国的诗歌_歌颂祖国的诗歌朗诵短篇

1、祖国啊,我为你自豪!康朗英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