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绝句格律_七言绝句格律在线检测
七言绝句也叫“七绝”。
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
七绝的平仄格式有四种 附:( )中 可平可仄
第一种:【平起首句入韵式】
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 平 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第二种:【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逢二、四句押平韵,首句不用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a、七言绝句格律要求
七言绝句属于格律要求比较严格的近体诗。首先是篇幅固定。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总共二十八字。其次是押韵严格,表现为通常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还要讲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绝句分为平起式和仄起式两大类。其中平起式又分两种:一、平起平收,首句押韵;二、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仄起式也分两种:一、仄起平收,首句押韵;二、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按平仄律,七言绝句有四种标准句型: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其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
七言绝句的基本要求:
1.
首先是篇幅固定。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总共二十八字。
2.
其次是押韵严格,表现为通常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
3.
最后讲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七言绝句是汉族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
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
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厉声教的《观潮有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