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的道理10字(题西林壁古诗道理)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告诉了我们:“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就是1、要想全面客观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客服片面性。就像诗中所写那样远近高低都有不同,你怎么看全呢?
2、就是不要被表面所局限,必须放远放宽视野,要想看到真面目,必须走出这座山!
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哲理。它启迪人们,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苏轼笔下的庐山,也可以看成是扑朔迷离的政局,新旧两党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事实上,人们都置身局中,置身历史长河中,都不免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应该更客观地思考问题,得出恰当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