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_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成语吗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意思是不因外物的美好而高兴。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官者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贤良的人在天下人尚未感觉到忧愁之前便已经开始忧愁了,在天下人都高兴快乐之后才高兴快乐!这句话充分显示出作者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已任的忧国忧民先忧后乐之心。
意思就是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