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古诗配画(望洞庭古诗配画简单又好看)
是山水色。
诗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刘禹锡的《望洞庭》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洞庭湖非常美丽。好像一个白银盘里面有一个青螺。
(1)洞庭: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泛指水面。
(4)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5)山水色:湖光、山色。
(6)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
(7)青螺:青色田螺,这里用来形容湖面中的一块大礁石像青螺。

饮湖上初晴后雨实现描写了天气的变化从雨天和晴天入手分为了两大板块:一个是雨天西湖美景另一个则是晴天的西湖美景望洞庭则直接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美景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
望洞庭写的不是西湖,是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
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3])一般称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如果加上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3]),两者合计,由有3879.2平方公里。
不是的。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优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风光的赞美和喜爱。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湖北北部)。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
不是。《望洞庭》这首诗是描绘洞庭湖景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