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_春蚕到死丝方尽打一成语
意思是: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出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原文: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意思是: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春蚕到死丝方尽”比喻那些辛苦劳动且无私奉献的人们,通常被世人用来形容老师,用来讴歌那些具有牺牲奉献精神、高尚品格的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
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蜡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传诵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