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桃花潭水深千尺_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打一成语

chun3653周前 (08-20)诗词名句7

赠汪伦
作者:李白 (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

该诗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桃花潭水诗句:“映水桃花千尺潭,水涵花色转看深。”

出自:题桃花潭水别意卷

王慎中 〔明代〕

映水桃花千尺潭,水涵花色转看深。

争如门下寻师者,临别殷勤一片心。

作者简介:王慎中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即将乘舟远行离去,忽然听见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赏析


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第二句中的“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了,增加了诗的亲切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是出自李白的《赠汪伦》,全诗是“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国传统主张含蓄蕴藉,而李白的《赠汪伦》表现的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

原诗是:“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

桃花潭水很深,但也不一定就深千尺,这里是一种夸张,一种比喻,目的是衬托朋友感情,“不及”二字,反映了作者自己与朋友王伦之间的情意之深。


出自唐代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赏析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相关文章

浪淘沙古诗拼音(浪淘沙古诗拼音版刘禹锡)

浪淘沙古诗拼音(浪淘沙古诗拼音版刘禹锡)

jiǔqūhuánghéwànlǐshā九曲黄河万里沙,làngtáofēngbǒzìtiānyá浪淘风簸自天涯。rújīnzhíshàngyínhéqù如今直上银河去,tóngdàoqiānniúz...

爱国诗歌朗诵_爱国诗歌朗诵背景音乐

爱国诗歌朗诵比赛主持词(一):1.男: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爱我的祖国诗歌朗诵比赛”的大幕,迎合着六月流火的夏之旋律徐徐拉开,跳跃飞扬的音符将缔造今天华彩的乐章。女:我们相约十月,情系大地,大地飞...

屈原的作品_屈原的作品有《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

村居古诗的意思_村居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村居》的古诗意思: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

十五从军征原文朗诵(十五从军征标准朗诵,秒懂百科)

十五从军征[汉] 佚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

现代诗摘抄10首(现代诗摘抄10首小学生)

1、《母亲》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2、《纸船》——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