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万紫千红总是春_万紫千红总是春打一数字

chun3653周前 (08-20)诗词名句7

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赏析

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诗以“总是春”收官,都落到“春日”上。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相关文章

中秋节的历史故事(关于中秋节的历史故事)

希望对你有帮助: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

乌衣巷刘禹锡_乌衣巷刘禹锡表达了什么情感

乌衣巷位于南京秦淮河朱雀桥南岸。《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

清明节儿童画(清明节儿童画一年级)

首先是因为这幅画的内容丰富。这幅画光人物就有200多个,而且形态各异;街市非常热闹,有各行各业的人在里面,而且看得清清楚楚;桥北头的情景画得非常传神。其次是这幅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清明上河图》使我...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_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朗读

出自于唐代诗人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和译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小石潭记唐 · 柳宗元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

小品《气死老师》剧本(小品《气死老师》剧本 完整版)

1、 周瑜与鲁肃想出一计,告诉孙权2、 吕范被派来说媒,诸葛亮偷听定计3、 赵云带上锦囊陪同刘备来成亲,用第一个妙计(略)4、 刘备与孙尚香成了亲,刘备被软禁在宫中。用第二个妙计,他们准备离开。5、...

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全诗(唐王昌龄诗一片冰心在玉壶名家书法作品选)

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平明:天亮的时候。冰心:纯洁的心。玉壶:玉做的壶,比喻人品性高洁。意思是说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