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翻译及赏析(回乡偶书古诗的翻译)
你好,《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答:「从贺州来。」
儿童又问:「贺州何在?」
回答:「广西。」
儿童又问:「广西远不远?」
回答:「很远。」
儿童又问:「客从何处来?」
回答:「从长安来。」
儿童又问:「长安远不远?」
回答:「很远。」
儿童笑着说:「你们这些大人真有趣!」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回到故乡后的情景,感慨时光流转,自己的容颜已不再年轻,而故乡的声音却依旧不变。在与儿童的对话中,诗人传递出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归家的感慨,也表达了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1、《回乡偶书》中“偶书”是偶然书写、创作的意思。
说明作者偶然间有所感触于是提笔创作了这首诗。
2、《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下面和我一起赏析。
《回乡偶书.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直到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然没有改变但是鬓角的头发却已经斑白。
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回乡偶书.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握御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从年前一模一样。
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
《回乡偶书》中“偶书”是偶然书写、创作的意思。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这里的偶书是随手书写的意思。题目中问到的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晚年辞官回乡后所创作的组诗,一共是两首七言绝句,其一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是: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以及对于岁月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诗题回乡偶书的意思就是说回到家乡随手书写的诗,所以说这里面的偶书是随手书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