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前赤壁赋原文_后赤壁赋原文

chun3653周前 (08-20)诗词名句7

出自于宋代词人苏轼《前赤壁赋》全文:“壬戌之秋,八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漂流到各处,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前进时就好像凌空乘风而行,并不知道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在这时喝酒喝得高兴起来,敲着船边,打着节拍,应声高歌。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迎击月光下的清波,逆流而上地泛光。我的心怀悠远,展望美好的理想,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依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注释

1.壬戌(rén xū):元丰五年,岁次壬戌。古代以干支纪年,该年为壬戌年。


2.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


3.徐:缓缓地。


4.兴:起。


5.属(zhǔ):通“嘱”,致意,引申为劝酒。


6.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


7.窈窕(yǎotiǎo)之章:《陈风·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同“窈窕”。


8.少焉:一会儿。


9.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0.白露:白茫茫的水气。横江:笼罩江面。


11.“纵一苇”二句: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凌,越过。万顷,极为宽阔的江面。茫然,旷远的样子。


12.冯(píng)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遨游。冯虚,凭空,凌空。冯,通“凭”,乘。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改为“凭”,但原文应为“冯”。虚,太空。御,驾御。


13.遗世:离开尘世。


14.羽化:传说成仙的人能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升。登仙:登上仙境。


15.扣舷(xián):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


16.桂棹(zhào)兰桨:桂树做的棹,兰木做的桨。


17.空明:月亮倒映水中的澄明之色。溯:逆流而上。流光:在水波上闪动的月光。


18.渺渺:悠远的样子。


19.美人:比喻心中美好的理想或好的君王。


20.倚歌:按照歌曲的声调节拍。和:同声相应,唱和。


21.怨:哀怨。慕:眷恋。


22.余音:尾声。袅袅(niǎo):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23.缕:细丝。


24.幽壑:深谷,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


25.嫠(lí)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事。


26.愀(qiǎo)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27.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28.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29.夏口:故城在今湖北武昌。


30.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31.缪(liáo):通“缭”,盘绕。


32.郁:茂盛的样子。


33.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吴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的八十万大军。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34.“方其”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江陵。方,当。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江陵,当时的荆州首府,今湖北县名。


35.舳舻(zhú lú):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36.酾(shī)酒:滤酒,这里指斟酒。


37.横槊(shuò):横执长矛。槊,长矛。


38.侣:以……为伴侣,这里为意动用法。麋(mí):鹿的一种。


39.扁(piān)舟:小舟。


40.匏(páo)尊: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尊,同“樽”。


41.寄:寓托。蜉蝣(fú yóu):一种朝生暮死的昆虫。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42.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43.须臾:片刻,形容生命之短。


44.长终:至于永远。


45.骤:多。


46.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47.逝者如斯:流逝的像这江水。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斯,指水。

48.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49.卒:最终。消长:增减。

50.曾(zēng)不能:固定词组,连……都不够。曾,连……都。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51.是: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zàng):无穷无尽的宝藏。

52.食:享用。《释典》谓六识以六人为养,其养也胥谓之食,目以色为食,耳以声为食,鼻以香为食,口以味为食,身以触为食,意以法为食。清风明月,耳得成声,目遇成色。故曰“共食”。易以“共适”,则意味索然。当时有问轼“食”字之义,轼曰:“如食吧之‘食’,犹共用也。”轼盖不欲以博览上人,故权词以答,古人谦抑如此。明代版本将“共食”妄改为“共适”,以致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误从至今。

53.肴核:菜肴、果品。

54.枕藉:相互靠着。  

《前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渺乎汉阳门之外,而富丽乎洞庭之间。


《前赤壁赋》译文: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的十五日,苏子和客人乘船,到赤壁下游玩。清风徐来,水波平静。举起酒杯请客人,诵读着关于明月的诗歌,唱着婉转动人的曲子。不久,明月从东山上升起,徘徊于斗牛的星区间。白露横扩在江面,水光与天相接。往那一片苇丛的方向去,仿佛无边无际。浩渺地延伸到汉阳门之外,且富丽地浮现在洞庭湖之间。

相关文章

江城子密州出猎全诗(江城子密州出猎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志向)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lao fu liao ta shao nian kuang.zuo qian huang , you qing cang ,jin mào diāo qiú, qian...

归念_归念断征篷

guī第一声。归,普通话读音为guī、kuì。“归”字基本含义为返回,回到本处,如:归程;引申含义为还给,如:物归原主。在现代汉语中,“归”还有趋向,去往的含义,如:众望所归;读作kuì时通“馈”,有...

清明的所有古诗_清明的古诗大全300首

风入松 宋·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蹄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塞下曲王昌龄其三(塞下曲王昌龄讲解)

王昌龄《塞下曲·其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 节,平沙日落...

美术画中秋节(美术画中秋节优美作品)

中秋节如果要绘画的话,呃,最好是去当你感觉是特别漂亮的一个风景地的地方,是禁行去现场的去做话啊会。生动好看的多,如果是想象出来的话,那是不够真实也不够好看的,哎,大自然还是有很多漂亮的。景色啊,需要呃...

生命 艾青_生命 艾青选自苏教教材

艾青《生命》有时我伸出一只赤裸的臂平放在壁上让一片白垩的颜色衬出那赭黄的健康青色的河流鼓动在土地里蓝色的静脉鼓动在我的臂膀里五个手指是五支新鲜的红色里面旋流着土地耕植者的血液我知道这是生命让爱情的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