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田园诗_陶渊明田园诗句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以一己之力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中的“田园诗派”,他身上好像有一种近乎魔力的吸引力,让那些有着超凡思想、脱俗灵性的人们靠近他、解读他,李白率先在诗中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和典故“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
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以下艺术特色:
1. 恬淡自然、醇厚隽永:陶渊明的田园诗题材和内容多采自归隐后的生活,将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描写的是直写其物其事的事物,不讲究词藻上的华美,粗略几笔勾勒出景物的神韵,形似更神似。
2. 开创了诗歌的意境美:陶诗常常取材“自然”和平常人的生活,通过诗人的组合,呈现出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
3. 语言的特点: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美。
4. 思想的唯美:陶渊明写诗平白如话,但并非刻意为之,每一篇都是真情流露,字字句句都浸润着真感情。
5. 语言的平淡: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平淡自然,通俗易懂,没有古奥生涩之感。
陶渊明的田园诗产生于东晋末年。当时南北朝分裂,政权混乱,很多士族地主依靠东晋政权大肆强取豪夺土地,使得民不聊生。
很多文人看清了时局的动荡,政权的黑暗,在自觉无力挽救的情况下,精神颓废、纵情自然,借此躲避现实。由此产生了很多玄言诗、山水诗。而另外一些文人士大夫,则因为对现实不满,看清官场的黑暗,所以舍弃官职,远离庙堂回归自然,以求得安身立命,净化心灵。而陶渊明正是他们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