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一年级古诗《风》(小学一年级古诗风)

chun3653周前 (08-20)诗词名句8

一年级语文《风》原文:

唐代 · 李峤


jiě解luò落sān三qiū秋yè叶,

néng能kāi开èr二yuè月huā花。

guò过jiāng江qiān千chǐ尺làng浪,

rù入zhú竹wàn万gān竿xié斜。

《风》是唐代作家李峤的作品。这首诗大概意思是: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落下,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通过这些描写让人们了解了风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李峤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风》(唐、李峤)

原文:

解落三秋月,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注释:

⑴解:知道,懂得。三秋:秋季,一说指晚秋,农历九月。

⑵二月:早春,农历二月,一说指春季。

⑶过:经过。

⑷斜(xié):倾斜,歪斜。

译文:

风能吹落三秋的树叶,能吹开二月的鲜花。

风吹到江河掀起巨浪,吹进竹林翠竹倾斜。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

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

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

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

相关文章

现代诗摘抄10个(现代诗摘抄2篇)

冰心的现代诗歌  一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它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二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青春的风 汪国真_青春的风汪国真表达了

青春的风 汪国真_青春的风汪国真表达了

曾经有过那么多的惆怅, 想起往往令人断肠, 我不知道我的追求在何方, 问风问雨问大地, 却没有点回想。 岁月无声的流淌, 可是有谁愿意总是迷惘? 我要飞翔, 那么有没有人为我鼓掌? 我用生命和热血铺路...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意思是:我对于国家。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_诫子书

诫子书注释及译文注释 ⑴诫:警告,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

核舟记_核舟记原文

核舟记成语是刻舟求剑刻舟求剑的意思是,舟:船。求:寻找。比喻办事刻板拘泥,不知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

清明节的来历简介20字左右(清明节来历20字 简介)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