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卖炭翁_白居易卖炭翁是什么诗
名句: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的主要人物是卖炭翁,其次还刻画了宫中太监的形象。
卖炭翁,是一个靠伐薪烧炭为生的老人。他靠的是一把斧头、一挂牛车,再加上十个被烟火熏黑的手指头。他没有妻子也没有儿女,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在南山上伐薪、烧炭,弄得“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劳动的艰苦是可想而知的。
卖炭翁不是歌行体。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一首诗。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三翁: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三位文学巨匠
三吏:杜甫作品《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杜甫作品《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杜甫三吏三别分别指的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这些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三翁为卖炭翁,卖油翁,和白头翁,以唐朝杜甫写的三吏有新安吏,石壕吏和潼关吏,还有杜甫写的三别有垂老别,新婚别,和无家别,以及杜甫写的兵车行,丽人行和贫交行,这些都是杜甫写的著名诗篇,都是朗朗上口,反映了唐朝战乱和社会底层的人民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写照。
文史上说的三翁指是诗人陆游,词人辛弃疾及诗人朱熹,这三位都是宋朝的大家。而三吏三别,都是指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三吏是《新安吏》、《潼关吏》、《石豪吏》,三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这三吏三别描写了唐朝战乱对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吏指的是《新安吏》、《潼关吏》和《石壕吏》;三别指的是《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三吏三别上承《诗经》、汉乐府风格,下启白居易诸人新乐府,是杜甫现实主义创造的一个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