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杜牧主旨_赤壁杜牧主旨思想
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
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他在一个更高的层次观察、思考着历史,顿使诗歌平添一种更上一层楼的气概。
不直言战争之胜败,而说“铜雀春深锁二乔”。
用一“锁”字,重台密阁,更加重了藏娇之意。
试想英雄如曹操者,于横扫天下胜利之后,拥江东二乔于铜雀台,弦歌艳舞,以享受缠绵之春色,当是何种得意气概。
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言河山破碎,生民涂炭之类,而拈出“二乔”入魏以暗喻,同样把东吴领袖人物之风流儒雅的风神传递出来了。
但是杜牧之写史论,除了为表现出非凡的见识,还曲折地反映出他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更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行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胜利,二乔被关入铜雀台了。
从更深层次来理解,这两句是议论句,这场著名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曹操和周瑜两军对垒,因为当时的环境因素:东风,使得曹操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不能说曹操没有能力,而是本来在当时的情况下周瑜是完全有实力去取胜的,但是就因为东风,给了曹操取胜的条件,所以,这次战役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个战争。
后面一句是“铜雀春深锁二乔”,我们先来解释二乔,二乔是大乔和小乔,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所以二乔在当时的情况下其实是非常有社会地位的一对姐妹。作者这样写也侧面表现了周瑜战败的情况。作者的这首诗还有其他的诗还被选入了初中语文的教科书中,也说明作者的诗是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的。
杜牧《赤壁》后两句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的心情。。
二、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白话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四、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