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的古诗_慈母手中线的古诗全文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通过母亲给即将出游的孩子,一针一线缝补衣衫,把母爱缝进衣衫里,歌颂了母亲对游子的爱,又何尝不是游子对母亲的爱。
《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读这首民歌,你仿佛置身于阴山下的茫茫大草原,天高地远,壮美山川。
第六场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和儿女们的纽带是来自血脉的,所以无论我们走得有多远,走的有多久,我们都会忍不住回望出发的起点。
那是孟郊心中的三春光辉,那是杜甫梦里的香雾云鬟,那是王冕笔下的萱草花生。
千百年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亲的样子,从来就没有改变过。那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说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用爱和思念编织成最美的诗篇,献给我们的母亲、献给我们的家。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 董卿开场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是在优酷播出的综艺高清视频
1.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游子
唐·孟郊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3.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4.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5.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6.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7.思母
宋·与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8.《墨萱图》(其一)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9.墨萱图》(其二)
元·王冕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10.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迎母漂上作》
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佚名《蓼莪》
3、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4、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5、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士铨《岁暮到家》
6、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迎母漂上作》
8、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9、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与恭《思母》
10、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