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图片_再别康桥图片真实照片
在这首诗里面,康桥不再是一座普通的桥,它已经被诗人理想化了,诗人对母校的一草一木都包含着深情厚意。诗人一开头用三个轻轻的,写作别母校的离别情绪,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也把自己对康桥的缠绵之情表现了出来。康桥的所有景色都让诗人沉迷,诗人在离别的时候带着几分眷恋与惆怅,表达了诗人舍不得母校的思想感情。
一是因为它的语言纯美,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像是一曲唱给生命极致美的恋歌。二是它具有当时社会的投影,让人很容易的将自身代入到诗情当中。
《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比较经典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语言轻盈柔和,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很受大家的喜爱。
文字优美,情感真挚,爱而不得最是让人难忘,所以受大家的欢迎你
是的,在诗歌里的特场景经常会有动词或者副词的名词化,以方便叙述。因此,这时就会有“的”“地”的混用问题。为了表述一致,在不过分强调动词的地方,虽然使用了动词,也还是会用“的”而不是“地”。
经典的《再别康桥》写的是青色
“青荇(xìng)、青草(青色)、金柳(青色)、清泉(谐音青)”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诗人徐志摩为什么对“青色”情有独钟?
青是一种底色,清脆而不张扬,伶俐而不圆滑,清爽而不单调。青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颜色,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青色象征着坚强、希望、古朴和庄重,传统的器物和服饰常常采用青色。清末民国的建筑也都是青砖墙,地面为青石板。那时的许多知识分子也都穿青色衣衫,给人以干净、清爽、斯文感。青色正好可以衬托出人庄重沉稳的气质。
青色是一种介于蓝色与绿色之间的颜色,由绿色光与蓝色光等量混合,如果无法界定一种颜色是蓝色还是绿色时,这个颜色就可以被称为青色。这种色彩既有清脆而不张扬的气质,更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象征,而这正是徐志摩及其诗歌的本质特点。因为青色是一种无法界定的色彩,充满幻想与魔幻色彩!
诗中,水是青的、草是青的、河岸的柳是青的,他的整首诗歌情绪都是青的。最重要的是,诗人的内心情感也是青的,充满了幻想与浪漫主义色彩!这正好符合诗人徐志摩的个人气质与其诗歌的特色。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真挚而纯真的情感,却又如此的青涩变幻莫测,无法把握。
比如青青的“柳”,已不是一般的意象,古代的离别诗中经常出现“柳”这一意象。然而,这些大诗人竟然用“青色”衬托出他们内心的孤独与惆怅、竟然用“青色”抒发他们虽依依不舍却对于未来再次的重逢充满了希望!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人突破了传统离别诗歌的秋风败叶伤感之景,而是紧紧抓住一个“青色”,贯穿始终。从景到情、由人及境无不渗透着其浪漫主义的情怀。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为:理想主义浪漫情怀、浪漫主义人生观、浪漫中夹杂着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愤懑和彷徨。 少时不懂徐志摩,只以为他的诗歌充满柔情蜜意。现在读来,其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整饬华美。《徐志摩诗歌散文集》首次把徐志摩毕生的诗歌与散文收集在一起,可以一览徐志摩文学的灵性与浪漫主义色彩。同时,这本《徐志摩诗歌散文集》记录了他的爱恨情仇与悲欢离合的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的情感,具有极高的珍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