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刘禹锡《浪淘沙》其八(刘禹锡《浪淘沙》其八拼音)

chun3652个月前 (08-20)诗词名句11

相关的句子和诗句分别是:

1、《观潮》:“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浪淘沙·其七》:“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大触山回。”诗人把潮水描写得似乎是一个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猛兽,它吼地而来,触山而退,活灵活现。可用来描写潮来潮退的景象。

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原文: 浪淘沙·其八--唐代: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写迁客情怀,这是民歌体诗,既通俗易懂,又非常纯正,无浮华之词。

《浪淘沙·其七》


唐代: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译文: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此诗的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著两岸的山崖。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


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第三句以“须臾”承接第二句,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


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呈现在诗人面前的是什么呢?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他的气概——波涛卷起沙堆似雪堆座座。文字表面上看已不是写潮水,实际上恰恰正紧扣起句“吼起来”,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


全诗不事雕琢,流走飞动,而又紧凑洗练,显示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

相关文章

蝉鸣空桑林_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打一动物

解释: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

鬼节不能做的21件事(鬼节不能做的21件事情图片)

因为那天很多贵出来领钱,你出去会挡住他们的路,或者撞倒他们严格的来说中元节饮食上没有什么特别不能吃的,只要注意不要吃相克的食物就可以了。但是部分地区因在七月半中元节这天会举办祭拜主题活动,也会做很多食...

描写长安的诗句(描写长安的诗句有哪些七言绝句)

1、《子夜秋歌》朝代:唐朝|作者: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译文: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

身是菩提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的全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只是两个比喻句。我们的身躯,就像那菩提宝树一样,荫益众生;我们的深心,就像明镜台那样,擦拭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像明镜那样澄澈透亮,显现光明。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

描写燕子的诗句_描写燕子的诗句古诗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刚劲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小燕子又黑又亮的羽毛像是抹了油,白肚皮就像是穿着一件白衬衣.燕子的巢很像半个饭碗,上面的口敞着,里面铺着柔软的羽毛、干...

铁马冰河入梦来_铁马冰河入梦来短剧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南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赏析  这首诗是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