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诗_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
魏晋诗人陶渊明的古诗有:《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是东晋诗人,是田园派诗人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有: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还旧居等等。
1,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当官13年,十分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生活。405年,陶渊明已经41岁,他在当了80天的彭泽县令就辞官回家,选择归隐了。在归隐时期,他写下了许多田园诗,其中《归园田居》五首为代表,这是其中第一首,表达了自己对重返大自然感到惬意与欢欣。此诗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但是给人们呈现出来的画面却是充满和谐,非常具有画面感。
2,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一共有20首,主要是借酒为题,书法自己的对显示的不满,仕途的险恶,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魏晋时期,政治黑暗,门阀士族相互倾轧,许多士人遭到迫害,许多士人选择隐匿山林,追求“魏晋风度”。陶渊明也是其中之一,他借酒发挥,以醉眼看世界。在诗中,陶渊明用豁达、清谈的语言来描写隐居的悠闲快乐,其实内心却充满苦闷,所谓“闲居寡欢”、“顾影独尽”,这或许就是中国士人的矛盾之处吧。
诗有: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幽兰生前庭》
魏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陶渊明著名的十首诗
《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三》、《归园田居·其六》、《杂诗其一》、《停云》、《杂诗十二首·其二》、《饮酒·其三》、《饮酒·七》、《杂诗》等。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43-46],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诗人,他以清新淡雅、自然洒脱的风格而著称于世。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山水田园、生活哲理、政治批判等等,其代表作品有:
1.《桃花源记》:这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通过描写那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寄托了作者的思想和理想。
2.《归园田居》:这首诗是陶渊明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通过描述自己在田园的生活和心态,表达了对闲适、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读山海经·其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奇妙的山海世界,展现了陶渊明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
4.《望岳》:这首诗表现了陶渊明对山的热爱和向往,通过对岳阳楼和岳阳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感悟和生命态度。
5.《饮酒》:这首诗是陶渊明一首自嘲和反讽的作品,通过对自己喝酒的描述和思考,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自我反省。
6.《杂诗》:这是一首包括多首小诗的集合,表现了陶渊明多方面的才华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他诗歌创作的代表之一。
总之,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他的诗歌以自然、清新、淡雅、真挚的风格为特点,传达了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至今仍被广泛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