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重阳注音版(采桑子重阳注音原版)
《采桑子·重阳》是现代革命家毛泽东于1929年创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重阳述怀,表达了诗人对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战争的赞美之情;表达了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前后阕都是由议论转入写景,寓情于景,景中抒情。哲理寓于直叙,议论,写景之中;深情寓于宏观秋光之中。整首词写得鲜明爽朗、气度恢弘,有着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
采桑子》重阳游崂山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
重阳旭日还心愿。
中仄平平(韵)
远赴崂山,
中仄平平(韵)
畅享崂山,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饱览秋情恍若仙。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
海拥细浪峰独翠。
中仄平平(韵)
道教之巅,
中仄平平(韵)
海岸之巅,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散淡衰翁叹逝川!
庚子重阳日京华醉客于崂山
意思是:采桑子是词牌名,重阳即重阳节。《采桑子·重阳》是毛泽东所做的一首词。全文如下: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重阳:重阳节农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采桑子重阳是一个汉语诗句,它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首。
这个诗句中的“采桑子”是指在重阳节时采摘桑葚,而“重阳”则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庆祝。此节日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也被称为“重九节”,有着祭祖、登高、插茱萸等庆祝方式。
因此,“采桑子重阳”的意思就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去采摘桑葚,感受秋天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意思是人生容易老去,但苍天却永不老去。年年岁岁度重阳。又逢今年重阳佳节,战场上的盛开的菊花分外香气扑鼻。一年一度的秋风正吹得劲利,这大好的秋光不似春光却胜似春光,辽阔的江天洒下万里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