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念如娇_念如娇拼音版

chun3652个月前 (08-20)诗词名句14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念奴娇   姜夔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揭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   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念奴娇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阳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念奴娇   吴渊   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   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   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   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   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碓豪杰。   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   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   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念奴娇   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相关文章

江城子密州出猎全诗(江城子密州出猎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志向)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lao fu liao ta shao nian kuang.zuo qian huang , you qing cang ,jin mào diāo qiú, qian...

思念亲人的诗句_思念亲人的诗句经典古诗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

青春的风 汪国真_青春的风汪国真表达了

青春的风 汪国真_青春的风汪国真表达了

曾经有过那么多的惆怅, 想起往往令人断肠, 我不知道我的追求在何方, 问风问雨问大地, 却没有点回想。 岁月无声的流淌, 可是有谁愿意总是迷惘? 我要飞翔, 那么有没有人为我鼓掌? 我用生命和热血铺路...

归念_归念断征篷

guī第一声。归,普通话读音为guī、kuì。“归”字基本含义为返回,回到本处,如:归程;引申含义为还给,如:物归原主。在现代汉语中,“归”还有趋向,去往的含义,如:众望所归;读作kuì时通“馈”,有...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一言)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就是: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生奉行呢?原文是: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就是:子贡问孔子问道:...

荔枝图序_荔枝图序译文及注释

【目的】《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