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杜牧的诗300首(杜牧诗300首五绝是哪首)

chun3653周前 (08-20)诗词名句6

1、《早春阁下寓直萧九舍人亦直内署因寄书怀四韵》

  御水初消冻,宫花尚怯寒。

  千峰横紫翠,双阙凭栏干。

  玉漏轻风顺,金茎淡日残。

  王乔在何处,清汉正骖鸾。

  2、《秋晚与沈十七舍人期游樊川不至》

  邀侣以官解,泛然成独游。

  川光初媚日,山色正矜秋。

  野竹疏还密,岩泉咽复流。

  杜村连潏水,晚步见垂钩。

  3、《送容州唐中丞赴镇》

  交阯同星座,龙泉似斗文。

  烧香翠羽帐,看舞郁金裙。

  鹢首冲泷浪,犀渠拂岭云。

  莫教铜柱北,空说马将军。

  4、《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帝命诗书将,坛登礼乐卿。

  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

  对客犹褒博,填门已旆旌。

  腰间五绶贵,天下一家荣。

  野水差新燕,芳郊哢夏莺。

  别风嘶玉勒,残日望金茎。

  榆塞孤烟媚,银川绿草明。

  戈矛虓虎士,弓箭落雕兵。

  魏绛言堪采,陈汤事偶成。

  若须垂竹帛,静胜是功名。

  5、《街西长句》

  碧池新涨浴娇鸦,分锁长安富贵家。

  游骑偶同人斗酒,名园相倚杏交花。

  银鞦騕袅嘶宛马,绣鞅璁珑走钿车。

  一曲将军何处笛?连云芳树日初斜。

  6、《春申君》

  烈士思酬国士恩,春申谁与快冤魂?

  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

  7、《今皇帝陛下一诏征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

  捷书皆应睿谋期,十万曾无一镞遗。

  汉武惭夸朔方地,宣王休道太原师。

  威加塞外寒来早,恩入河源冻合迟。

  听取满城歌舞曲,凉州声韵喜参差。

  8、《奉和白相公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

  行看腊破好年光,万寿南山对未央。

  黠戛可汗修职贡,文思天子复河湟。

  应须日御西巡狩,不假星弧北射狼。

  吉甫裁诗歌盛业,一篇江汉美宣王。

  9、《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长句》

  将军独乘铁骢马,榆溪战中金仆姑。

  死绥却是古来有,骁将自惊今日无。

  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

  谁知我亦轻生者,不得君王丈二殳。

  10、《过魏文贞公宅》

  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

  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

  11、《重送》

  手捻金仆姑,腰悬玉辘轳。

  爬头峰北正好去,系取可汗钳作奴。

  六宫虽念相如赋,其那防边重武夫!

  12、《东兵长句十韵》

  上党争为天下脊,邯郸四十万秦坑。

  狂童何者欲专地,圣主无私岂玩兵。

  玄象森罗摇北落,诗人章句咏东征。

  雄如马武皆弹剑,少似终军亦请缨。

  屈指庙堂无失策,垂衣尧舜待升平。

  羽林东下雷霆怒,楚甲南来组练明。

  即墨龙文光照曜,常山蛇阵势纵横。

  落雕都尉万人敌,黑矟将军一鸟轻。

  渐见长围云欲合,可怜穷垒带犹萦。

  凯歌应是新年唱,便逐春风浩浩声。

相关文章

中秋佳节的好诗句(中秋佳节,诗句)

举国同庆中秋佳节,迎接国庆华诞。经典诗词如《静夜思》唤起思乡之情,月下思亲;《登高》激发壮志豪情,登高望远;《赋得古原草送别》抒发离愁别绪,感叹岁月无情。这些诗词传承千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屈原的作品_屈原的作品有《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

中秋节的习俗_重阳节的习俗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

励志短句霸气_军训励志短句霸气

1.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诸葛亮》  2.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易经》  3. 明人自断,愚人官断。——《增广贤文》  4. 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文天祥》  5. 天地有正气...

浊酒一杯家万里_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浊酒一杯家万里”出自范仲淹的词《渔家傲?秋思》。原词为: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清明节的来历简介20字左右(清明节来历20字 简介)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