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碧云天 黄花地_张君秋碧云天黄花地

chun3652个月前 (08-20)诗词名句14

全诗:

长亭送别

元.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译文:

碧云悠悠的天空,黄花纷纷的大地,秋天西风凄紧而猛吹,空中大雁从北往南飞。早晨枫叶红得像喝醉酒的人脸一样,都是被离人的眼泪染成的啊。

赏析:

这支曲子通过崔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与张生离别痛苦压抑的心情。曲词很美,虽然"碧~天,黄花地"是化用范仲淹的词句,"总是离人泪"是化用苏轼的词句,但天衣无缝,融为一体。

迫于老夫人之命,张生只得上京求取功名,他和崔莺莺两人新结鸾俦,离别之苦可想而知。这时正值深秋,景色凄凉,正好衬托了两人心境。天高云淡,满地菊花正开,本来是很美好的。但是,"西风紧,北雁南飞",暗合离愁别思。秋霜染红了树林,本来也是很美的,可在主人公看来,是哀伤的。"晓来谁染霜林醉?"不是秋霜,而是离人和血的眼泪。不符合自然逻辑,但符合感情逻辑:这正是文学与论文不同的地方。

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选取了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

蓝天的碧云、萎积的黄花、凄紧的西风、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既是富有特征的暮秋景物,又渗透着主人公的离愁别恨,水乳交融,情辞相称,创造了萧瑟悲凉的戏剧氛围,构成了寥廓黯然的境界。"染""醉"二字,下得极有分量。前者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动~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若见;后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人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情态。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离别时的感受,结论是诗人感受深刻。
因为诗中描绘了长亭、碧云、黄花等景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诗人对别离的痛苦和惆怅也表达得十分深刻。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离别的真情实感,也能够领会到古人的文化艺术精髓。

相关文章

励志古诗词名句(励志古诗词名句经典大全带解释)

这里有几句经典的励志古诗词名句:"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卫灵公》(孔子)"不悔梦归处,心似双丝网"——《菊花》(柳宗元)"为人性最高,仁者为天下贵"...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意思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意思

两句诗表达出作者诗人内心无比喜悦和激动的情感。原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

中秋古诗_中秋古诗小学

1、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2、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3、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

描写长安的诗句(描写长安的诗句有哪些七言绝句)

1、《子夜秋歌》朝代:唐朝|作者: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译文: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

七年级课文春朱自清原文(七年级语文上册朱自清的春)

《春》初一课文原文《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全文如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关于月亮的古诗10首小学(小学有关于月亮的古诗)

1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李白《把酒问月》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3江天一色无纤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