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chun3654周前 (08-20)诗词名句8

意思是;花草树木知道春天用不了多久就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一时间争芳斗艳,万紫千红.就连那没有任何美丽容颜的杨花柳絮和榆钱也不甘寂寞,化作飞雪,漫天飞舞.【原作】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注释】晚春:一作《游城南晚春》.草树: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木,即花草树木.不久归:意为春天很快将要过去了.斗:竞争,比赛.芳菲:本指花草树木,此指花草的芳香.杨花:即杨花柳絮,实际就是杨树、柳树种子成熟之后随风飘飞的棉絮一样的东西,形如蒲公英的小伞.榆荚:榆树籽儿,又名榆钱,形状圆而小,象小铜钱.无才思:原指人没有才华,写不出美好的诗文.此指杨花榆荚不象百花那样鲜艳美丽.才思(sì),才气,文思,此指花草姿色.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意思: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出自:唐。韩愈的《晚春》。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我们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相关文章

野望翻译_野望翻译及主旨

野望翻译_野望翻译及主旨

王维的野望指《新晴野望》,全文注释为: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看不见半点雾气尘埃。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边的绿树连着溪流的入河口。埂外流水波光粼粼显得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

诗歌朗诵 中华颂 _诗歌朗诵中华颂纯伴奏配乐成品

《中华颂》作者:王瑞 作曲:程远 李聪 朗诵:徐涛 李慧敏 齐诵:嘉兴市各行业人士 ――摘自《我们的节日?端午――中华长歌行》徐:有人问 哪里是你的家 我回答 向东方走 有...

朝辞白帝彩云间_朝辞白帝彩云间下一句

意思是: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出自《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原文及翻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两岸猿声...

七夕 古诗_七夕古诗杜牧

1、《乞巧》 林杰 (唐)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2、《鹊桥仙》 范成大 (宋)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

尼采的诗 孤独 _尼采的诗孤独的旅客

1.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2.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3.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4.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

失落伤感的句子(心情失落伤感的句子)

答:1、【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2、【每次听着雨声,心情都是无比的平静,那种平静中带有一丝丝的忧愁。】3、【窗外的雨,如山涧的溪流,从房檐落下。风吹过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