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平_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翻译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先秦时期,男称氏,女称姓,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故太史公在《史记》中称屈原为屈平。李白也有“屈平词斌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的名句。
为什么后世多称其为屈原而不是屈平呢?这是因为有的中国古人以字行于世。“以字行”即称呼此人的“字”以代“名”,这是流行于汉文化圈中的一个关于称谓的术语。如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名籍,字羽,后世多称其为项羽,可能是由于叫着顺口或者更显得有气势吧。但官方公文中都以“名”称。
历史上以“字行于世”的大人物,除屈原、项羽外,还有很多,兹举几例: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
刘伯温(名基,字伯温)
唐伯虎(名寅,字伯虎)
文征明(名壁、字征明)
蒋百里(名方震,字百里)
吴稚晖(名敬恒,字稚晖)
蒋介石(名中正,字介石)
梁实秋(名治华、字实秋)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译文:
在木兰为桨沙棠为舟的船上,箫管之乐在船的两头吹奏着。
船中载着千斛美酒和美艳的歌妓,任凭它在江中随波逐流。
黄鹤楼上的仙人还有待于乘黄鹤而仙去,而我这个海客却毫无机心地与白鸥狎游。
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并悬,而楚王建台榭的山丘之上如今已空无一物了。
我兴酣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
功名富贵若能常在,汉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