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古诗的诗意(暮江吟古诗的诗意是什么)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绝,表现了诗人在江边静赏落日余晖时的感受,具有浓郁的诗意和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全解: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首句“一道残阳铺水中”,描绘了夕阳的余晖倒映在江面上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第二句“半江瑟瑟半江红”,通过对江面颜色的描绘,表现了夕阳余晖的柔和和美丽。第三句“可怜九月初三夜”,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个特殊时间节点的感慨和惋惜,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一句“露似真珠月似弓”,则将江面上的景色与夜晚的月色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和诗意。
诗意是: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暮江吟,说的是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暮江吟的诗意是: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