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老师高尚的诗句(赞美老师高尚的诗句)
1.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唐)杜甫
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6.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7.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8.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古诗词中没有赞美教学能手的诗句,但是有赞美优秀老师的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3、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
—— 杜牧《雪中书怀》
4、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 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1、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竭尽全力去效劳,一直到死为止。
3、共枝别干:比喻一个教师传授下来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4、名师益友:指有学问,能给自己以教化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5、严师益友:严:严格;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6、衣钵之传:原指佛教徒师父把袈裟和食钵传授给徒弟。泛指前人思想、学问、技能的传授和继承。
7、和蔼可亲:谓态度谦温和气,容易接近。亦作“和蔼近人”
8、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9、呕心沥血: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10、因材施教: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