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剪梅图片(李清照诗词一剪梅原文)
《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景语即情语,景物体现了她的心情,显示着她的形象特征。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兰舟有两种解释方法:1、兰木做的船;2、床的雅称。
宋代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如下:
红藕香残玉簟(dia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释义: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歌曲名《月满西楼》原唱安雯。听这首歌时满大街还安装着广播喇叭,上学路上经常放这首歌,也是年代的记忆,悠扬的歌声与经典的词句结合,一个唯美的故事景象跃然脑海中。
原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一剪梅》原唱费玉清,最早收录于1983年费玉清《长江水》专辑,为电视剧《边城梦回》主题曲。
2、1984年同名电视剧《一剪梅》仍由小哥费玉清主唱,为大陆引进台湾第一部电视剧。陈彼得在大陆节目里说,因为原唱费玉清唱的太完美,三十多年他自己都不敢在舞台上唱。能被作曲给予如此之高评价的,唯有小哥费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