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论语十二章原文_论语十二章原文全文

chun3654周前 (08-20)诗词名句9

《论语十二章》主要涉及的方面为:《论语》中关于道德修养与学习态度及方法的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

1、直接谈论学习问题: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关于道德问题: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说明学习态度问题: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12章的中心思想是: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

《论语十二章》选取的主要是《论语》中关于道德修养与学习态度及方法的内容.《论语》中所提的学习,主要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道德修养的学习,是做人的学习.所以,《论语》中学习同道德修养是紧密联系的.

比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都是直接谈论学习问题的.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主要是关于道德问题.

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与“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则既是说学习,又是说道德.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又专门以颜回为例来说明学习态度问题.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应当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概括总结,也是从学习开始说起的.

《〈论语〉十二章》的中心思想:重点叙述了求学问的态度、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的内容。 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而且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 根据顺序,每一句的主题,简要抽取核心内涵。

学习与做人。

自我反省。

人生阶段性问题。

温故知新。

学思结合。

安贫乐道。

①“仁”的思想;

②“礼”的思想;

③中庸思想;

④教育思想;

⑤“孝”的思想;

⑥天命思想

相关文章

离骚原文及翻译_楚辞离骚原文及翻译

离骚全文高中课文原文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

后元丰行(后元丰行,吴湖帆作于上饶行庐)

老翁形象:悠闲惬意,淳朴率真,对生活心满意足。用意:用老翁形象以点带面(用老翁的所见所闻所感),全面展现国富民安的社会景象,歌颂新法所取得的成果,表达诗人心系天下的情怀。原文:后元丰行王安石歌元丰,十...

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句_1~3年级夏天古诗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仲夏》唐·樊旬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3、《孟夏》唐·贾龠江南孟夏天,...

中华少年朗诵词打印(中华少年朗诵稿带拼音)

《中华少年》 朗诵词甲 :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乙: 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丙: 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我是蓝天下翱(áo)翔的雏鹰丁 :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

赤壁杜牧古诗(赤壁杜牧古诗配图简笔画)

此诗四句,分为两层:开头两句是叙事。“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支沉没泥沙中的断戟,虽经600多年的岁月,但仍未销蚀锈坏。诗人将其刮磨冲洗后,认出其为赤壁大战时留下的旧物。在赤壁古战场发现了...

杜牧的诗清明(杜牧的诗清明译文)

杜牧的诗清明(杜牧的诗清明译文)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经过金陵杏花村饮酒。清明节是踏春的好日子,但是这一天却下起了小雨,古人将清明节下雨称为“泼火雨”。这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