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意思(我寄愁心与明月,下一句)
出自唐代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好友王昌龄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获罪贬官,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愁表示作者哀怨不能陪同朋友远走天涯,只好让月光替代自己,无时无刻照顾着朋友。
愁,不是一般的忧愁,而是对朋友被贬谪途中的担忧,对朋友未来的担忧。表现出作者对朋友的同情与关心。
表达了作者无人述说,无法传达自己的思念,只能寄托于明月,和明月诉说。
《我寄愁心与明月》出自于唐代诗人李白的古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解释:“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出自于唐代诗人李白的古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解释:“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杨花落尽子规啼”。春光就要消逝,柳絮已经落尽,只有布谷鸟在哀婉的啼鸣。
“闻道龙标过五溪”。听说你远赴龙标县路过五溪。这里龙标代指王昌龄。五溪:一说是雄溪、满溪、潕溪、酉溪、辰溪的总称,在今贵州东部湖南西部。尚有争议。
“我寄愁心与明月”。不能亲临相送,我只能把一颗忧愁的心寄托给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希望能伴君一直去到夜郎以西。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编织出一个朦胧的幻境,虽然没有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借用,把两人间的友情抒发得真挚而感人。
诗中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无限的美感和遐想。首句写出了春天就要远去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和凄凉。颔句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远险作描画,表现了作者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颈句巧妙地借助明月表达忧愁,使这种忧愁“看得见”。尾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我寄愁心与明月”转的非常精彩,是全诗的亮点和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