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chun3653周前 (08-20)诗词名句12

正宫·端正好·长亭送别

元 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赏析】

  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的白云,那天是蓝的如此昏灰,没有半点眩目之色,虽是碧透碧透的,但却怎么也逃不出悲伤的叹息,只得叹在口上,哀在心中。

  低着头看着地面,却是满眼的憔悴的黄花,哭泣着、悲痛着、日渐消瘦着,这些花儿却怎么望也望不到尽头。

  秋深了,微风四起,却越刮越急,吹得人心儿凉。仰头望去,却看见成群的雁儿向南方飞着,让人心底的凉气不免又加了几分。

  那天与那地相对着、相映着,颇显出几分离愁,却只得在无际的宇宙中漂泊着,寻找着自己的归宿。

  在这暮秋时分,是谁将这些霜叶儿们染成如此让人发醉的红色?是悲秋感冬?是相见恨晚?是热泪盈眶?

  不是,那是离别之人伤感的眼泪!这是王实甫《西厢记》里的名句。借秋日的萧瑟景调来写别情的凄苦——云天蓝碧,黄花落满地,西风紧紧吹,更有北雁纷纷往南飞。伊人即将远别,此情此景的凄苦枯索景象,不禁为之黯然垂泪——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碧云天,黄花地”,天色青碧,满地金黄,这本是极美的景象,但在离人眼中,这种美也蒙上了一种凄清色彩。“西风紧,北雁南飞”,“秋风”、“征雁”正是离愁的象征,暗含送别之意。作者选取了几种具有深秋特色的景物,绘出了一派萧瑟的秋景,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张生与莺莺的话别作了铺垫。

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册全部古诗(八年级下册全部古诗)

1、《野望》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每一棵树都凋谢枯...

思念亲人的诗句_思念亲人的诗句经典古诗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中国古代诗词名篇100首)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励志诗词散文:陋室铭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大漠穷秋塞草衰_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指什么动物

大漠穷秋塞草腓出自唐代 高适的诗《燕歌行》。塞的意思是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燕歌行》唐代 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

荔枝图序_荔枝图序译文及注释

【目的】《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白居易...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谁(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