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_六国论原文

chun3654周前 (08-20)诗词名句10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译文:

天下的大事情是循环的,长期的统一必然会分裂,长期的分裂也必然会统一。在周朝灭亡之前,各个诸侯国相互之间不断地发动战争,最终导致秦朝的崛起。然而,秦朝并非因内部纷争而倒台,而是因为来自边境外的匈奴和游牧民族等外部敌人。汉朝随后统治了四百多年,但当它走向衰落并最终崩溃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持续四百多年的分裂时期,不同时期涌现出了晋、楚、燕、齐、赵、魏、秦和汉等国家。有些国家同时征服数个省份,有些则仅掌控局部区域;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野心。如果那些上台执政的人没有改变,那么他们所使用的方法和机器肯定是不同的。当时代变化时,情况也随之改变。

你好,《六国论》是古代中国著名的政治著作,该书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孟轲(又称孟子)。

以下是《六国论》的一段译文: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朝盛衰,历历可见。东周之衰,有德者必起,有志者必成。西周之衰,有逆者必亡,有乱者必伏。然后秦、汉、唐、宋之盛,无不如此。

意思是说,天下的局势总是分分合合,分久必然会再次合并,合久必然会再次分裂。历史上周朝的盛衰,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东周时期的衰落,只要有具备德行的人出现,有志向的人实现,就有可能再次崛起。而西周时期的衰落,则是因为逆反的人必定会失败,造成混乱的人必定会被镇压。后来秦、汉、唐、宋等朝代的盛衰,也都是如此。

相关文章

岑参的诗词特点(岑参的诗有什么特点)

意思是:洞口的桃花,含雨鲜润;溪头的杨柳,像手牵着风儿一样依依。出自唐代岑参的《春山晚行》洞口桃花带雨,溪头杨柳牵风。鸟度残阳上下,人随流水西东。译文:洞口的桃花,含雨鲜润;溪头的杨柳,像手牵着风儿一...

拼音_拼音拼读训练

注音的意思是用同音字或符号标明文字的读音。注定[ zhù dìng ] 基本解释(动)(某种客观规律或所谓命运)决定:~要失败。详细解释(某种客观规律或所谓命运)预先决定,不可避免。宋 王谠...

三衢道中_三衢道中诗配画

三衢道中_三衢道中诗配画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这首诗是写在游三衢山时的见闻感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晴天对比,将来时绿树及山林幽静与眼前的绿树黄莺叫声对比,描绘...

千里莺啼绿映红_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意思

千里莺啼绿映红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全诗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绿映红的意思是: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 《江南春》  ...

李清照诗词全集_李清照诗词全集和翻译

1.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中国古代诗词名篇100首)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励志诗词散文:陋室铭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