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翻译_大道之行也翻译全文
大道之行也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2,选贤与能3,讲信修睦4。故人不独亲其亲5,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6、寡、孤7、独8、废疾者皆有所养9,男有分10,女有归11。货恶其弃于地也12,不必藏于己13;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14,盗窃乱贼而不作15,故外户而不闭16,是谓大同17。
注释
词句注释
1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2为:是,表判断。
3与:通“举”,选举,推举。
4修:培养。
5亲其亲:第一个“亲”为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第二个“亲”指父母。
6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7孤:幼而无父的人。
8独:老而无子的人。
9废疾:残疾人。
10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11归:指女子出嫁。
12恶(wù):憎恶。
13藏:私藏。
14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15作:兴起。
16故:所以。外户泛指大门。闭:关闭。
17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
意思: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大道之行也》是出自的《礼记》中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战国至秦汉的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四十九篇,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中孔子的一段话,是为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道,形容为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