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诗_贯诗钦珠宝直播间
一身正气贯长虹,
凛然正气显威风。
铁血丹心护家国,
忠诚勇敢立功勋。
剑指苍穹志壮志,
胸怀大义任重道。
战士豪情燃烈火,
军魂永驻世间中。
《嘲竹》
竹似伪君子, 外坚中却空。 成群能蔽日, 独立不禁风。
根细善钻穴, 腰柔贯鞠躬。 文人多爱此, 生气息相同。
(此诗的作者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丁文江先生。)
“溜须”的典故来自北宋政治家寇准。
据说寇准做宰相时,有一个副宰相叫丁谓,特别善于逢迎。有一天朝廷召开会议,会后一起吃工作餐,寇准的胡须上不慎沾了汤水,丁谓讨好地起身给寇准擦拭。寇准当即讽刺道:“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后来人们就把某人对别人的奉迎讨好称作“溜须”。
“拍马”的典故来源于蒙古文化。
蒙古人善于骑马和养马,就连一般百姓也会拥有几匹马,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后来下级遇见上司后,也讨好地拍拍他的马、夸他的马好,逐渐人们就把对上司的奉承称为“拍马”。
成语“溜须拍马”就是由“溜须”和“拍马”两个故事演绎而成,显然是一个贬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