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ppt(登鹳雀楼ppt课件)
创作背景: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王之涣简介: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鹳雀楼在平阳府蒲州(今山西蒲县),与王之涣的老家绛州,同属晋南,故这首诗可能是王之涣在弃官回乡时所作,创作年代约在开元十五年(727)至二十九年(741)。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淩(一作季凌,一作季陵),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朝诗人。
“登”字是指爬上、攀登的意思,而“鹳雀楼”则是当时建在江南某个高地上的一座高楼。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作者攀登鹳雀楼后眺望远方的壮丽景象.
1、登鹳雀楼的登释义:登上。
2、《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一作朱斌诗)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登:就是攀登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上(楼)的意思。
登的组词:登耗,登楼,登记,登龙,登场,登门,登龙术,登样,登山队,登坑,登岸,登垄,登报,登机牌,登堡,登科,登机室,登山屐,登即,登进,登仙,登对,登山,登高眺远,登东,登假,登录,登陆舰,登舟,登高一呼,登高,登山涉水,登年,登程,登龙门,登台,登殿,登高望远,登载,登陴,登入,
登鹳雀楼的“登”释义 -
登上
[全词拼音][dēng guàn què ló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