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300首全集_诗经300首全集下载
诗经58首.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共有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诗歌,描绘了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和风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三类:风、雅、颂。先秦把《诗经》称作《诗》,或者取整数称为《诗三百》、《三百篇》。
直到西汉时,儒家思想专家学者把它誉为儒家经典,并被称为《诗经》,一直沿用至今。
《诗经》中记载的大多数诗歌都是来自民间,据说周朝有专门的采诗官,负责采集民间的诗歌歌,以体察民情、风俗以及政治得失。
《诗经》里面用比喻的地方特别多,手法也有很多变化。例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枯萎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答、兴。对其事务的直接陈述称为赋;隐喻被称为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被称为兴。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风、雅、颂,风指的是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指的是贵族的宫廷音乐,颂指的是周天子以及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蹈音乐。
在先秦学者中,许多人引用《诗经》。例如墨子、庄子、韩非子、孟子、荀子等人就经常引用《诗经》中的句子,以此来增强说服力。汉武帝时,《六经》被儒家学者奉为经典,于是成为《五经》和《诗经》之一。
《诗经》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抵抗和压迫、婚姻和风俗、宴会和祭祖、爱情和劳动、徭役和战争、以及地形、天象、动植物等各方面。它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经典,自古以来就受到学者们的尊重,它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两千多年后,它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已经融入了中华文明的血液当中。
305篇。
《诗经》是产生于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没有内容的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
诗经有305首完整的诗,另有6首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诗经》,是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完整诗三百零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