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古诗精选24首_惊蛰古诗有哪些
《春晴泛舟》
宋代: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惊蛰这天,陆游泛舟游湖,春天来了,万物一新,陆游感慨自己虽然年纪大了,却也不想错过这美丽的春日景色。
《惊蛰日雷》
宋代:仇元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春雷阵阵,花儿开放,野阔风高,电明雨急,这就是惊蛰春雷。
《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宋代:曹彦约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这个惊蛰,很冷,还下雪了,诗人此时去拜访友人,恰好友人不在,诗人在寒冷中等了好久,不得不时常呵手取暖。
《观田家》
唐代: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惊蛰,是春耕的开始。俗语说: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惊蛰,是播种希望的时节。
《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代: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惊蛰时节,贾岛记录了一对仁义的雀鸟。它们勤劳捕食,养育着巢中的雏鸟。禽类虽小,却也有德。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宋代: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诗人形象地形容了惊蛰时鸟虫萌动的现象:春雷乍响,龙蛇、蚯蚓、虾蟆都跑出来了。
《菩萨蛮·春雨》
宋代: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惊蛰是伤春的时节,乍暖还寒,记得添衣。
《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宋代:舒岳祥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惊蛰雨天,诗人回想与友人共座,一夜未眠。掩卷深思,有谁知我此时所想呢?只有窗边的绿枝等着杜鹃。
《山房》
宋代:陈允平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山间的惊蛰,洒下花雨,蚂蚁绕着山台,衣服偏又湿了。
《忆秦娥》
宋代: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惊蛰,轻雷滚滚,风吹起了杨树。小楼上,房间里,熏着香料,女子倚楼而立,她在想念谁?
《水龙吟 寿族父瑞 堂是日惊蛰》
元代:吴存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
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
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
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捻作,长生缕。
七十三年闲眼,阅人间几多兴废。
酸碱嚼破,如今翻觉,淡中有味。
总把余年,载松长竹,种兰培桂。
待与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霁。
诗人的亲人惊蛰日过生日,于是写下此诗。七十三年的人间,看尽人生多少兴废,但愿此后余后,共看太平盛景。
以下是符合要求的12首古诗词,每首诗都描绘了惊蛰节气的景色和氛围:
《惊蛰》(唐·刘长卿)
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
忽惊蛰起鳝泥肥,更说河豚欲上时。
《观田家》(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宋·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春日杂兴》(宋·陈棣)
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游景仁东园》(宋·苏辙)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觉兴趣奇。
《春日杂记(四首)》(明·杨维桢)
桃花开尽了,江水决成堤。
惊蛰不闻雷,山中的蛰蜴啼。
《秦邮寓中杂事》(清·孙枝蔚)
忽闻春雷始惊蛰,群生蠢蠢劳我思。
寄语故人休负我,起行江边采鲤鱼。
《清溪》(唐·王维)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水龙吟·六首丙子夏》(宋·陈著)
雨余气入新秋爽,已将佳节欣重九。
若还又到小阳春,俗事萦心那得酒。
《拟古(六首)》(明·殷幼芳)
仲春令月吉日辰,东风拂拂称我心。
花木正开香满襟,平明出郭相追寻。
《初春纪事》(明·仇英)
小雨轻风拂面凉,浅春轻气袭人香。
花魁已捷新阳后,万点初齐紫陌长。
《二月初二日江上行》(明·文徵明)
曲池新水绿波间,櫂女歌声隔短山。
风景一时新雨过,小桥流水共盘桓。
以下是12首惊蛰古诗词:
《春晴泛舟》宋代 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惊蛰日雷》宋代 仇元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惊蛰》宋代 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甲戌惊蛰二月二日》宋代 韩元吉
大地春回谷满园,锦城新景动山川。
柳添翠色映晴浦,梅减芳香入绮园。
莺语枝头多喜气,燕飞台榭有新缘。
潜蛟化龙终欲起,月满江天万里船。
《惊蛰后雪作未已》宋代 曹彦约
甲拆多应满药栏,跨鹤腾霄会有端。
但应先使气脉正,根深方得叶枝繁。
《惊蛰》宋代 释慧空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惊蛰》宋代 释宗杲
赫赫炎官张伞来,人间斗擞有尘埃。
须知火暖分时正,莫使炎为万怪灾。
《春日杂兴》宋代 陈棣
轻雷隐隐度重霄,夜半南风燕寂寥。
烟柳暗堤生嫩绿,湖平残月照红桥。
《山房》宋代 曾几
谁言无地起风涛,静处能令万境消。
月转花阴鸟不散,雨收烟气水初齐。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惊蛰已过寒食近,名山料理欀千回。
《观田家》唐代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游景仁东园》宋代 苏辙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复得此痴。
忆昔我初来,众木方参差。
柳条始欲黄,枝叶尚离离。
《义雀行和朱评事》唐代 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以下是12首与惊蛰相关的古诗词:
1.《惊蛰》 —— 雍陶
天地一堂开,春来百草昌。
桃李已芳菲,榆柳复何长。
蛰虫已惊动,萌芽各有状。
黄鹂常啼鸣,秋千燕子叫。
鸣蛙声渐歇,鱼儿乐舞翔。
2.《惊蛰》 —— 唐·白居易
雷声恶,花萼狂开,惊蛰二三夜。淅沥雨打梨花易,独有墙头燕子喜。
3.《惊蛰》 —— 晏殊
惊蛰绿阴中,花烂柳分后。融融气初和,大地苞秀色。兰桡未落水,桃李已皆发。开阖无隐实,青草乱飞蝉。
4.《惊蛰》 —— 清·龚自珍
鹧鸪天,琐琐言。君子之心,以为春。寒气消磨,绮户高鹊,枝上啼。美人成新妆,屏障玳瑁,袅袅逐风烟。
5.《惊蛰》 —— 宣宗
天意悠悠静,忽生惊蛰动。草木皆知拆碧萌。水云初涌添碧浪。 行乐悦心情,吹彩鸣琴箫。弄花清禁声破霜。
6.《惊蛰》 —— 清·龚自珍
桃李先开俊爱贤,春秋英。蛰龙出穴渴求恩。千秋巧舌如鸣琴。云水几番身瘦奈何心。
7.《惊蛰》 —— 清·龚自珍
直道日南国,风吹陈叶春。快人如我,不问雪霜侵。
8.《惊蛰》 —— 宋·黄庭坚
春暖花开芳草绿,惊蛰不惊初生翠。
9.《惊蛰》 —— 清·纪晓岚
花棚惊蛰吹影动,翦影翦疏飞粉云。
10.《惊蛰》 —— 南宋·赵师秀
蚕苗纷吐穗,旸日动休光。天地相顾,报春别有方。
11.《惊蛰》 —— 清·纪晓岚
柳花纷纷飞,幽院草萌生。小草各有舞,无心复有情。
12.《惊蛰》 —— 清·纪晓岚
日长昼渐短,阴阳共和调。海水东溢,桃李异流朝